中式轻食的机会在哪?
关于为什么要做中式轻食,一位网友这样说:“我就是做中式轻食的,当初开店我迷茫到底是随大流做普通轻食(白水菜),还是偏中式。我也试着定了很多家。锁定了做中式模式,因为那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在中国很难有人坚持适应西式轻食,即便健身人士也是只在备赛期那一周或者半月才吃白水煮菜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中式菜肴改进一下来适合健身或者减肥人士呢。”
△图片来源:摄图网
事实上,几年前资本看好轻食市场,是因为被身材体重焦虑支配的年轻人,他们的需求足以撑起轻食市场,放到现在其实也一样。但任何一个行业发展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,类似于风口期、冷静期、爆发期等。
“目前来看中式轻食可能是小众需求,因为大部分人吃饭主要是口感,品质为王,这种低脂的轻食还是更适合健身达人,但随着中式轻食的受众群体增多,未来会更多的走进大众视野,尤其在预制菜快速发展的今天,中式轻食+预制菜可能有更大的空间。”《全食在线》执行主编李青林对36氪说。
李青林认为,受众群体、产品壁垒、是否有竞争力,未来的中式轻食品牌,具备这三点才能做得更大。
从整个消费大趋势来看,轻食市场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前景的。特别是后疫情时代,人们对健康和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关注。根据美团外卖《轻食消费大数据报告》估算, 2022年国内轻食市场规模能突破1000亿元,5年内逐步占到餐饮总收入的10%左右。
而经过创新升级后的中式轻食,也在告诉消费者,“减脂”“健身”“健康”这样的诉求,和吃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套餐之间,并不是对立的关系。可以说中式轻食是一种全新的饮食观念。
“其实不管是传统轻食还是中式轻食,都只是选择之一,专业的营养师建议,可以从减脂餐的原理出发,关键是做到蛋白质、碳水、油脂、蔬菜等的合理摄入,除了精致的套餐,还有许多方便而且具有性价比的选择,比如常见的沙县小吃就算是一份中式轻食了。”长沙运动健身品牌健萌的负责人对36氪说。
△图片来源:摄图网
此前,《北京商报》曾就轻食消费趋势面向1000多名消费者做了市场调研。数据显示,有近五成的受访者“一周多次”购买轻食。单从数据上来看,轻食市场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。
在需求的驱动下,轻食行业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,但中式轻食想要把轻食行业1200亿元的市场做大做强,需要做的还有很多。比如研发更多出圈的菜品,寻找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……
“长期在我们这订餐的人,减脂人群占60%,还有20%左右是想保持身材的,他们基本都是上班族,所以看得出来大家都对吃挺重视的。”左斌说。
从网络平台上大部分网友的反馈来看,中式轻食的出现,解决了大部分人不能“吃草”的烦恼,提高了轻食的接受度。但中式轻食行业的发展,仍然是机会与困难并存。